标  题 延安市bc365办公室关于印发《宝塔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索 引 号 BT/2017-2225 发文机关 bc365 发布日期 2017-07-21
发文字号 延区政办发〔2017〕21号 来  源 bc365 成文日期 2017-07-18

延安市bc365办公室关于印发《宝塔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7-07-21 来源:bc365 【字体:  浏览次数 [打印] [关闭] 

各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

《宝塔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年)》已经区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延安市bc365办公室

2017年7月18日

宝塔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2017-2020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精神,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根据省科技厅《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行动》和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延政办发[2017]22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现就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区一体、融合发展,园区承载、景区突破,民营带动、产业富民”战略,以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线,积极发展园区经济,着力解决区域科技需求关键技术,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促成政产学研紧密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立科技金融互动机制,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加快转型发展、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主要目标

1、到2020年,地方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以上;实现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

2、到2020年,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均超越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3、到2020年,园区营业收入23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45%,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320亿元;农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

4、到2020年,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家以上,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20家,建成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个,建成企业研发机构2个,中小企业孵化器1个、创新服务平台1个。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达到5500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区域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全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排名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三、重点任务

(一)建立科技需求库

1、编制“一区一策”清单。积极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省农科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进行政产学研合作,摸清我区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中的技术难题,编制“一区一策”清单,在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医疗卫生等方面建立科技需求库,作为争取科技计划项目的依据。(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果业局、区蔬菜局、区畜牧局、区供销社、区工业办、区非公局、区能源办、区石油协调办、区煤炭局、区文广局、区旅游办、区商务局、区卫计局、区食药局 )

2、组织申报科技项目。大力支持企事业单位、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围绕园区建设、现代农业、苹果、蔬菜、畜牧、能源化工、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医疗卫生等产业和行业领域内的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等,积极申报中、省、市科技项目,发挥科技项目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引导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间广泛建立设施蔬菜、畜牧产业技术联盟,设立研发中心,特别是扶持规模以上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科技活动场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高起点推进自主创新。对联盟企业申报的国家、省、市科技项目予以优先推荐。对经认定的国家、省、市三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企业,除了享受上级优惠政策外,区上采取后补助的形式分别给予奖励。( 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三)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

加强与大学、科研院所战略合作,构建“一区N高校”、“一区N院所”合作机制。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省农科院、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石油学院、延安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院所作为项目、人才、技术等科技要素的主要承接平台。积极推广“一院一所”模式,支持科技企业依托大学、院所共建创新平台。

1、积极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围绕山地苹果产业在枣园街道办、河庄坪镇建立山地苹果产学研示范基地和旱作节水栽培工作试验站。(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果业局、枣园街道办、河庄坪镇)

2、积极争取福建省农科院、延安大学在甘谷驿镇建立发酵床养猪科研示范基地和生态养殖试验站。(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畜牧局、甘谷驿镇政府)

3、积极争取西安石油大学围绕石油及其配套装备制造产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工业办、区非公局)

4、争取市级以上科技部门支持,发挥国家和省级富民强县、县域重点科技项目及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计划的作用,联合大学、院所组织申报特色产业创新链项目。(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建立科技成果转移的线上平台和线下机构。建立区级平台和市级平台互动关系,并作为市级平台的板块,定期向市级平台发送技术需求包;区级平台为各重点产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办设立板块,各重点产业部门和乡镇、街道办定期向区级平台发送技术需求包。(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办)

2、发挥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引导作用。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设立科技研究和成果转化专项基金,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对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发展新产业,形成规模经济。每年择优支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在企业实现产业化,根据其新增项目投资额度和实施进度,给予一定补助。(牵头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3、促进成果转化。加大《山地有机苹果肥水坑施技术研究与推广》省市级科技成果和“智慧医疗技术及应用”发明专利支持和转化力度。对购买高校院所技术成果并在本地实施转化的企业,按其技术成果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后补助。(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果业局、区卫计局)

(五)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在现有56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基础上,建立一支100人的工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命名一批法人科技特派员。从优落实科技特派员选派政策。

1、对于到边远乡镇、村、合作社和困难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特派员,服务费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解决。

2、对于深入企业的特派员在科技项目安排上给予支持。

3、区上成立延安市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协会分会,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科技特派员提供服务。

4、区财政列支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对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给予资金支持,各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办也要对科技特派员给予资金支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5、积极争取西安高新区、大学、院所支持,鼓励各相关单位派驻科技特派员,实施项目对接,推动西安富集的技术成果向我区转移转化。

6、鼓励科技特派员通过许可、转让、技术入股等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创办各类经济实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保障科技特派员从相关收益中取得的合法收入规个人所有。

7、对开展公益服务的科技特派员,在3年内实行保留原工资福利、岗位、编制和优先晋升职务职称的政策;对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创业的科技特派员,在3年内保留其人事关系,与原单位其他在岗人员同等享有参加职称评聘、岗位等级晋升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权利,期满后可以根据本人意愿选择辞职创业或回原单位工作。(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区编办、区人社局)

(六)建立科技金融互动机制

1、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创办民营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组织,搭建政府融资平台,大力发展融资担保、产业基金、证券交易和信托投资等金融产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资金池”,培育多元市场主体,提高企业融资能力,促进产金融合。

2、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在内部确定一个业务部门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同时,要创新科技信贷产品,根据相关信贷政策及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投放。

3、积极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工作,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深层次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较为完整的科技产业资金链条和科技投融资资源与科技型企业融资机制,有效形成解决金融资源与科技型企业融资脱节、难、贵等问题的高效运作机制。(牵头单位: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工业办、区非公局)

(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1、依托高校、企业、创新联盟建立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孵化器,吸引地方籍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利用与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联合市区设立的子基金,对运行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给予后补助。

2、鼓励和支持“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建设,对成功获得国家级、省级的“众创空间”、“星创天地”项目按相关规定分别给予后补助。(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财政局、区商务局、区非公局)

(八)积极发展园区经济

1、做大工业园区。推进新区东区方塔新兴、青化砭能源化工、川口建材园区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产业集群。

(1)转型升级能源化工产业。推进青化砭能源化工产业园建成省级工业园区,加快天然气调峰站、物流仓储区、天然气加工区等项目的实施。到2020年,实现产值150亿元、增加值360亿元。

(2)培育发展新能源。实施胜利水库、姚家坡、蟠龙、冯庄等产业光伏、风力、生物质发电项目,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到2020年,实现产值600亿元、增加值120亿元。

(3)积极发展非能产业。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型材料、建材等,把川口建材产业园建成省级工业园区。推进中新膜生态科技产业园和北航科技园项目建设。到2020年,规模以上非能工业增加值达到25亿元。

2、促进投资和新经济发展。

(1)支持投资企业在产业园区进行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服务器平台。对进驻产业开发区的高校、科研中心、企业研发、生产销售中心等机构和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的,按照《宝塔区优化营商环境大力促进投资和新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给予奖补。

(2)对新经济企业实行创新扶持政策。其在宝塔区运营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申请每件分别补助2000元和1000元,获得授权的通过成果转化方式支持。

(3)开展科技型企业认定并建立企业数据库,每年重点选择2家成长性较好的科技型企业予以扶持,争创高新技术企业。(责任单位:区招商局、区园区管委会、区东区办、区财政局、区能源办、区工业办、区非公局、区科技局和相关乡镇、街道)

3、做优现代农业。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推进区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1)实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以枣园温家沟核心区,麻洞川农邦、甘谷驿代家沟、冯庄设施蔬菜示范区,河庄坪、柳林、川口山地苹果示范区建设工作。

(2)示范推广山地苹果旱作节水栽培肥水坑施、豆菜轮茬、黑膜铺设、秸杆覆盖、精细化修剪整形、花果精细管理、果品储藏、绿色防控、老果园改造技术,发展“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果园,促进生态果业发展,把宝塔山地苹果打造成驰名中外的苹果品牌。

(3)积极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膜下滴水灌溉、嫁接、农药安全防控等绿色无公害新技术及贮运加工技术,全面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

(4)示范推广发酵床养猪、黑毛猪特色养殖、生态养鸡、黄牛改良、饲草种植、秸杆综合利用、畜禽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创新养殖模式,大力推进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和羊、猪、鸡本土化、品牌化养殖。

(5)引进、试验、示范谷子、玉米、马铃薯新品种,推广旱作农业、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农作物地膜覆盖等技术,继续在麻洞川乡、南泥湾镇、临镇镇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大面积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在甘谷驿顾屯流域打造千亩沟道造地粮食丰产示范点。扩大小杂粮、香紫、烤烟等特色产业种植规模。

(6)到2020年,培育省市级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0个,发展家庭农场100个,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个以上;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和15个。(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农业局、区果业局、区蔬菜局、区畜牧局、工商宝塔分局和相关乡镇、街道办)

4、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业态深度融合。依托“中国延安大数据产业中心”,加快建设宝塔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重点打造枣园大华电子商务孵化基地。积极探索具有宝塔特色的电子商务模式,打造延百集团、峁圪垯等知名企业品牌。(牵头单位:区商务局;责任单位:区非公局、相关乡镇、街道)

(九)加快卫生医疗先进实用技术推广

加快应用推广常见病、多发疾病防治技术,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探索,加强中医药资源开发和特色诊疗新技术应用,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防范能力。(责任单位:区卫计局)

(十)加快食品安全技术推广

加快在食品领域应用推广肉制品、奶制品、果蔬制品全产业链质量安全监测技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责任单位:区食药局)

(十一)创新驱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按照全区整体脱贫的目标任务,在53个贫困村组建科技扶贫工作队,为每个贫困村选派1--2名科技特派员和“三区”科技人才,精准对接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科技需求,加强适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和集成示范,支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创业式扶贫,激发贫困村、贫困户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农民技能素质,以创业式扶贫带动产业发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致富。(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扶贫局)

(十二)加大科学技术普及力度

深入开展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普活动,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重在区域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区级学会、企业科协、农技协开展农村科普的独特优势和科技社团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纽带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普及和信息服务。提高中小学科普教育质量,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参加科普活动的机会。(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教育局、区科协)

(十三)加强科技管理干部培训与交流

分层次培训科技管理人员,组织业务骨干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科技培训。选派科技管理人员到高校学习培训,鼓励高校科研人员到企业挂职,通过人员交流,对接科技资源,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责任单位:区科技局)

(十四)加强区域科技进步水平评价

按照中、省、市要求,根据《延安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考评办法》,从组织机构、科技投入、平台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建立起区域科技进步水平评价重点内容,分别从R&D支出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技术市场易额、专利授权、科技型企业产值占GDP比重、科技型企业培育数等六个方面,建立区域科技进步水平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监测指标体系,力争我区区域科技进步水平进入省市优秀行列。(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区非公局、区工业办)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宝塔区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负责牵头抓总、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和各项任务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科技局,由区科技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协调、沟通和服务,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对推动本辖区本单位科技创新驱动负全面责任,党委(党组)书记负第一责任,班子成员负直接责任,形成全区上下联动、区级领导齐抓共管、各部门各司其职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加大科技投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落实中、省、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奖励政策和企业研究与开发、支持创业投资的财税优惠政策。区财政每年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0.1%以上。(牵头单位:区财政局;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金融办、区国税局)

(三)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会商,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确保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将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工作纳入各乡镇(办事处)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牵头单位:区科技局;责任单位: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办)

(四)实施“引才引智”战略。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围绕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建立人才需求预测调整机制,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育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高端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促进产学研融合,实现人才支撑创新驱动、科技引领经济发展。

2、对海外高层次人才投资进驻园区创业和技术研发,符合国家“千人计划”条件的,积极为企业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对有突出贡献的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给予奖励。(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人社局、区非公局、区招商局)

(五)营造创新氛围。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崇尚创新、敢于创新、踊跃创新的良好氛围,提升乡镇、街道、部门对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试点区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牵头单位:区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广电办)


附件:

宝塔区2017年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

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一、主要目标

1、生产总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1%。

2、科技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0.1%,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新培育科技型企业8家。科技型企业产值占GDP比重达到2.2%。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100万元,发明专利申请60项。

二、重点工作

(一)建立科技需求库

1、积极争取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进行政产学研合作,摸清技术难题,编制“一区一策”清单,建立科技需求库。

2、围绕科技园区提升改造、产学研合作基地、发酵床养猪、大学生创业、星创天地、互联网+等,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10项以上。

(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引导区内养殖企业与福建省农科院、区畜牧局合作建立发酵床养猪产业技术联盟,设立研发中心。

(三)促进政产学研紧密合作

1、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保所、中科院西北生物农业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枣园街道办、河庄坪镇建立山地苹果产学研示范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和旱作节水栽培工作试验站。

2、与福建省农科院、延安大学合作在甘谷驿镇建立发酵床养猪科研示范基地和生态养殖试验站。

3、争取延安市科技局支持,在枣园街道办庙沟村建立延安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延安市现代农业和生态治理科技专家大院。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建立科技成果转移的线上平台和线下机构。区级平台和市级平台建立互动关系,并作为市级平台的板块,区上定期向市级平台发送技术需求包。

2、设立科技研究和推广基金,着力解决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瓶颈问题。

3、加大区果业局《山地有机苹果坑施肥水技术研究与推广》省市级科技成果和区医院乔俊斌的“智慧医疗技术及应用”专利支持和转化力度。

(五)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

建立一支100人的工农业以及第三产业科技特派员队伍。区财政列支科技特派员专项资金,制定完善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科技特派员在科技创新大会予以表彰奖励。

(六)建立科技金融互动机制

积极协调各商业银行,在内部确定一个业务部门专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服务,推动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工作。

(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依托延安农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星创天地”,吸引地方籍大学生回乡创新创业。积极申报市级以上“星创天地”项目。

(八)积极发展园区经济

1、做大工业园区

统筹推进新区东区方塔新兴、青化砭能源化工、川口建材、李渠商贸物流、万花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建材制造、新型材料、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型产业,年内完成园区总产值19.5亿元,实现规上企业增加值58亿元。年内新培育科技型企业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家。

2、做优现代农业

(1)实施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改造提升工程,推进以枣园温家沟核心区、麻洞川农邦和冯庄设施蔬菜、河庄坪、柳林、川口山地苹果示范区建设工作。

(2)实施好川口和冯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枣花流域万亩苹果主题公园等建设项目,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3)示范推广山地苹果旱作节水栽培坑施肥水、豆菜轮茬技术、老果园改造,蔬菜秸秆生物反应堆、吊膜、软管滴灌、多膜覆盖,发酵床养猪、黑毛猪特色养殖、旱作农业、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种、农作物地膜覆盖等技术,引进、试验、示范蔬菜、谷子、玉米、马铃薯新品种。年内至少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10项(种)以上。

(4)新建果园5000亩,强化幼园管理10万亩,产值突破13.5亿元;新建温室大棚900亩,新增露地菜2000亩,产值突破4.8亿元;新建养殖场和专业示范村7个,产值突破4亿元;推广种植菌草1000亩。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10个、种养大户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