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车开了5年了,轮胎没换过,不知道还能不能用啊?”
“我刚买的车,4个轮胎里有1个磨得比较严重,要不要赶快换掉啊?”
作为车主,相信大家对轮胎的使用年限、补胎次数以及更换标准都比较关心。那么,轮胎到底能用几年?能补几次胎?磨损到什么程度就得换?今天大熠就和大家讲清楚这些问题,让你轻松掌握轮胎的使用规律。
轮胎的使用年限标准
从出厂到上车使用,轮胎橡胶会逐渐发生老化。在使用的头2年内,老化速度较慢;但在第3年后,老化速度会逐渐加快。到了第6年时,即使轮胎表面看起来磨损不明显,橡胶质量和性能也已经大不如前。这时的轮胎已经不再安全可靠,出事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所以,为确保行车安全,建议大家最好不要使用超过6年的轮胎。
当然,这个6年的标准是建立在正常使用基础上的。如果你的车很少开,或者每年只开几千公里,轮胎的老化速度就会比较慢。这种情况下,视具体磨损情况,轮胎使用年限可以适当延长1-2年。但为安全起见,一般建议最多不超过8年。
轮胎能补胎几次?
很多车主遇到轮胎漏气、胎面破损等情况时,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补胎。那么,轮胎到底能补几次胎?这需要区分不同位置和形式的轮胎损伤。
1.胎面破损
如果轮胎胎面出现破洞、裂纹等破损,要视具体位置和损伤程度来决定是否适合补胎。一般来说,如果破损面积较小(如直径小于4mm的孔洞),且未损伤到帘线和帘布,通过胎面补丁剂补胎是比较安全的。但同一位置最多只建议补胎1次。
如果破损面积更大或更严重,尤其是损伤到了帘线或者帘布,这时必须更换轮胎,不能再进行补胎,否则存在安全隐患。另外,如果胎面橡胶出现开裂或脱落,也不能补胎。
2.胎侧破损
如果胎侧壁区域出现破损,是不能补胎的。这种区域的轮胎必须直接报废更换。因为胎侧负重要求极高,一旦破损就无法通过补丁获得足够的强度。为安全起见,出现胎侧破损必须停车处理,不能继续行驶。
3.胎头损伤
轮胎胎头处同样要承受较大的压力,如果出现断裂、开口等损伤,也不能补胎。这类损伤会严重影响轮胎的密封性,继续使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轮胎磨损到什么程度需要更换?
轮胎表面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里程的增加而逐渐磨损。那么,它磨损到什么程度才需要更换呢?这主要通过胎纹深度来判断。
国家标准规定,轿车轮胎胎冠上花纹深度低于1.6毫米时,就应予以报废。如果你发现轮胎胎纹明显消失,甚至开始露出帘线,那么就是更换的时候了。磨到这个地步继续使用,轮胎抓地力和防滑性能会大大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会增加。
此外,就算胎纹深度没有下降到限度,如果使用过程中发现轮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也应及时报废更换:
轮胎出现裂纹、脱层、异常磨损等损伤
在同一位置反复补胎
轮胎与轮辋不匹配
一轴上左右轮胎磨损程度差异过大
如果你已经确定轮胎需要更换,为保证安全,ﻪ即使仅更换一只或两只,最好也要选择和车辆原配轮胎品牌、规格完全一致的产品。
如何延长轮胎寿命?
想让爱车的轮胎使用更久一些,就需要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注意细节,进行规范操作。这里,老司机给大家几个小窍门。
1.避免过热
轮胎容易在长时间高速行驶时过热,这会加速橡胶老化。所以,在高速路况下,每隔1-2小时让轮胎“歇会儿”,降速停车待5-10分钟,让轮胎温度下降后再继续行驶,可以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2.经常保压
轮胎气压过高或过低,同样不利于轮胎发挥正常性能,还会加速不均匀磨损。所以,要经常检测胎压,持续保证在標准范围内,这样可以避免不当用力对轮胎造成损害。
3.养成良好驾驶习惯
起步轻踩油门、转向平稳、避免急刹急加速等良好驾驶习惯也有助于减少轮胎的损耗,延长使用时间。
此外,定期进行四轮定位,避免出现车轮贴边、过度磨损等情况,也非常必要。只有做好日常保养和使用,我们才能让爱车的“鞋子”跑得更长久!
通过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对轮胎的使用年限、补胎次数以及更换标准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记住,轮胎和发动机一样,是不间断运作的关键部件。只有对它们保养使用得当,开车才能安全、舒适、持久。
作为车主,我们一定要重视轮胎的保养维护。定期检查轮胎状况,控制好使用时间和里程,也不要随意超载疲劳使用,更不能将就磨损和破裂的轮胎继续上路。只有对汽车各部件的维修保养负责任,出行才会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