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都有一个疑问,在使用麦克风时为何总是出现喷麦声?该如何避免呢?
虽然麦克风使用起来很简单,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技巧需要掌握的。喷麦声主要是由“p”、“b”等辅音词在发音过程中产生的爆破音引起的。所产生的气流看起来貌似微不足道,但在录音过程中,这弱小的力量作用于娇贵的麦克风振动膜上,也足以产生强大的低频能量,从而破坏,影响整个声音效果。
在影视配音、电台播音、人物对白、综艺访谈等拍摄场景时,录制的人声质量尤其重要,能够直接关系到整档节目的输出质量。
下一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这种恼人的声音,从而提高我们录音的整体质量。
一,发音的控制。
如你是做录音、广播或视频录制等从业者,建议你尽量在平常生活中多练习适当的发音方法。特别是带有单词“p”、“b”等字的时候,不要在口中积聚空气,要学会让那些“p”、“b”的音自然“溜”出来,而不是嘴巴里憋一团气,撅起嘴来“爆”出来。
二,控制麦克风与嘴的距离。
嘴和麦克风保持一定距离,在有效拾音范围内。嘴越靠近麦,就越容易出现喷麦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10厘米到20厘米的距离比较合适。那么这距离大概有多少?大概就是拇指和小指打开比一个打电话的手势,将嘴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控制在这一范围之间是最适合的。如果录音主体的声音较小,还需要调整嘴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或适当增加麦克风增益)。
三、控制麦克风放置角度。
留意麦克风放置的角度,麦的咪头不能正对嘴,否则很容易拾取明显的气流声。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将麦倾斜到一定的角度,比如与嘴成45度角,以避免气流进入麦中,形成喷麦的情况。
展开全文
四、采用外置防喷网。
使用桌面电容式麦克风或大振膜麦克风咪头前都会配备防喷网,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录音操作。外置防喷网的效果比麦克风自身携带的防风棉(通常称为咪棉)要好得多。目前市面上防喷网的类型有很多,可供选择的也很多。
当然,如果你手上正好没有外置防喷网,那还是老实把防风棉装好吧,特别是在室外拍摄时,装上防风棉或防风毛套要比完全暴露它要好。
有一部分朋友偏爱在后期制作时处理喷麦声。然而,这些声音实际上在我们录制前和录制过程中都能有效地避免,使人声录音的品质最大化,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后期对人声录音的处理工作(做过后期的朋友不难体会,处理这些“小事情”也挺磨人的),上面这些简单的防喷法,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效的录制出高品质的人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